自首款HPV疫苗获批上市后的这十多年间,诸多研究成果为大规模推行HPV免疫接种计划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基础。无论是严格的临床试验,还是上市后全面的观察性研究,都从不同角度一致证实了现有HPV疫苗在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面表现卓越。大量数据表明,HPV疫苗在降低肛门生殖器疣、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(CIN2+)以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上成效显著。无疑,HPV疫苗的出现是公共卫生和癌症预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。
HPV疫苗在展现出良好预防效果的同时,其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。由于疫苗中添加了佐剂,从免疫学理论角度分析,存在引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潜在风险。这一问题使得HPV疫苗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。
在此背景下,Filippo Alberto Ferrari等人近期发表了题为“No Increased Risk ofAutoimmune Diseases Following HPV Vaccination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-Analysis”的文章。该研究聚焦于评估HPV疫苗接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之间的关联,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荟萃分析,旨在为HPV疫苗的安全性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,从而助力公众更全面、客观地认识HPV疫苗,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的科学、有序开展。
该研究通过数据库检索及参考文献筛选,共识别出356篇文献,剔除55篇重复文献后,经标题和摘要筛选,最终剩余47篇进行评估。最终,1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被纳入定性和定量分析,这些研究共涉及8,088,838名患者,其中2,041,865人接种了HPV疫苗。纳入的研究中,使用二价Cervarix疫苗的有1项,使用四价Gardasil疫苗的有9项,两种疫苗均使用的有4项。研究对象以女性居多,部分研究纳入男性或两性患者,年龄范围为9-45岁,部分研究仅纳入18岁以下患者。
图研究筛选流程图
总体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:对14项研究进行汇总分析,结果显示接种HPV疫苗的患者未出现风险增加的情况,合并相对风险为0.76。排除包含男性受试者的研究后,分析结果未改变,敏感性分析表明即使排除任何一项研究,合并风险估计值仍保持稳定。
图总体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
胃肠道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:10项研究纳入该分析,未发现HPV疫苗会显著增加此类疾病风险。在针对克罗恩病、乳糜泻、溃疡性结肠炎等具体疾病的亚组分析中,也未发现风险增加;虽然有两项研究报告了直肠炎相关数据,但同样未观察到风险上升。
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:综合分析所有纳入研究中甲状腺疾病的总体发病风险,未发现接种疫苗个体的风险增加。进一步针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亚组分析显示,接种人群发生该疾病的风险也未增加。
肌肉骨骼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:11项研究报告了肌肉骨骼疾病风险,汇总分析表明接种HPV疫苗未增加此类风险。在评估类风湿关节炎和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风险时,也未发现与接种疫苗相关的风险增加。由于数据有限,针对银屑病关节炎的分析无法进行,因此无法得出明确结论。
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:11项研究调查了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HPV疫苗接种的关系,结果显示,合并相对风险为0.55。进一步分析特定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,发现接种HPV疫苗与神经炎症性疾病、格林-巴利综合征、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增加均无关联。
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:7项研究考察了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,合并相对风险为0.99。针对雷诺综合征、银屑病、白癜风等具体疾病的分析显示,风险均未显著增加。虽然Geier等人报告接种疫苗个体的脱发风险增加,但因仅有两项研究评估该风险,无法进行汇总分析以估计总体风险。
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:通过汇总分析评估特定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,结果显示接种HPV疫苗与系统性红斑狼疮、1型糖尿病、血管炎均无显著关联。
总结
该荟萃分析纳入14项研究,涉及8,088,838名患者,其中2,041,865人接种HPV疫苗,结果表明接种HPV疫苗未增加总体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,这与此前部分文献结论相符,进一步支持了HPV疫苗的安全性。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而言,尽管免疫调节治疗及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,但此类治疗可能降低机体免疫防御能力,显著增加病毒感染风险。在此背景下,接种HPV疫苗对该人群具有重要的疾病预防价值。有研究表明稳定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对HPV疫苗耐受性良好。
总之,HPV疫苗安全性研究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。Filippo AlbertoFerrari等人的研究未发现HPV疫苗会增加胃肠道自身免疫性疾病、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肌肉骨骼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风险。最终结果表明,接种HPV疫苗未增加总体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。
|